首页团支部新闻阅读

我和师父三两事

新闻来源:发布日期:2019-01-10 16:09:41

      抬头把眼睛从电脑里挪出来便迎上办公桌前那盆娇俏的绿萝,郁郁葱葱,刚浇过水,水光在嫩绿的叶片间显得生动晶莹,有几分可爱,我不自觉微笑了,倒是机缘巧合,我怎么会在这里就遇见了你?

\

      想学BIM也是个意外,因为去的第一个项目刚去还没有开工,和设计院,业主以及各专业施工方图纸会审了几次,单是管线综合彳彳亍亍耽误了一两个星期,沟通效率很低,我原本性急,却也无处使劲,偶然想起入职培训讲过BIM技术有关三维建模的,模型出来了,碰撞检查什么的该是很简单的事吧,由此便联系了那个大家口口相传很厉害做BIM工作的詹涛涛,事也凑巧,经过诸多沟通和领导关怀,便有了这个机会,怀揣我那满心热忱的期望来到了技术中心,心想我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我可以变得更好一些,虽然事实不尽如人意,当然这是后话了,但我却是碰到了个好师父,大家说师父一人一边自学一边着手完成一个项目的建模工作,粗一想便觉得不可思议,接触BIM相关软件以后更觉得如此。

\

      一晃眼,我断断续续在技术中心也呆了三五月了,师父不是说手把手教我这个怎么做,那个怎么做,相反师父给我更多是比较自由的时间让我由自己的想法去做,他教会我的可能更多的是一种思路,方法,或者是态度,比如看过的东西不一定要求你都记得,但是你要知道他在哪里,你需要用到的时候,知道去哪里找他,有这样思路的人,受用的知识库就不仅仅是自己已经记住的东西,记得一开始的时候我看不懂结构的图纸,师父让我看钢筋图集,扔给我一本儿GB101,我什么也没想什么也没做,翻开第一页就开始看,两天过去了,师父过来瞧了一眼说“怎么还是第一页啊”我很委屈:“记不住啊,每次打开上次看的就忘了,就想着复习一下,再说明明是三页了”我只能弱弱的回了一句,师父很无奈:“有区别吗?我要你了解知道有这个东西,又不要你背下来,你这样得看到什么时候去,你大概浏览一下目录框架看看思路,看图纸的时候对应着找不就是了吗”我一想,对哦,本来我的初衷就是解决图纸看不懂的问题,能用便捷方法达到相同效果的不是更好吗?毕竟一个新接触的东西,于我而言,面对如此冗大繁杂的体系,快餐一样的过视频,如果不加以反复温习和实践,不出几日便也忘得干净了,学习鲁班系列软件的时候,视频教程前前后后通看了三四遍,隔段时间再做个项目,翻模算量,还是要回头再复习,软件这种东西,不用则废,实践出真识。

\

      再有一点,已经具备的能力不代表这就是限制工作内容的框条,事实上大部分的事情不是你会做了交给你做,而是交给你了,你才开始会做。有一次陈总让师父建一个徽派的装配式围墙模型,师父顺手也交代我做了,其实那时候我还在画一些常规的墙门窗,没做过装配式的东西,也没用过常规模型,但是我百度捯饬捯饬,也画出来了,心里还有些沾沾自喜发给了师父,然后第二天师父出差回来,我就问了下,师父说“你要是你师兄,我早就骂你了”,我一头雾水,“叫你画个墙你就画个墙在那,深化设计一下都不会想,你这个墙上头一抽就下来了,底下也没固定,风一吹不就到了?徽派元素一点没有,你先看看我画的”然后我就把师父的看了下,“嗯,是的,仿佛丑小鸭和白天鹅”那次重新做过以后也算get到了一项新技能,也获悉了一些思路上的转变,其实没有多少事情是可以等你准备好了再去做,没有那么多时间,也无法这般纵容自己。我向来不是个很自信的人,情绪很容易低迷。碰到问题,如果大脑里没有既成的方案去解决,就会焦急。学习revit的过程中,总是有操作明明和教程一样的,却达不到教程的效果的情况,每次求助师父的时候,师父也许久不碰生疏些,却沿着自己的想法解决了问题,不是源于对软件操作的熟悉,而是源于对问题的思考,换一个角度多一条路线去解决,遇到的问题基本上就解决了,每次自己纠结百度半天的问题,师父起个身就解决了,师父不说什么,我却很惭愧,当然在师父影响下我现在处理问题好多了,行不通先想想别的方法能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不总纠结重复一样的操作,不知哪里出了问题,不会就查,再碰到什么问题,想办法解决就是了。

      随后的我又陷入了一个新的怪圈,可能因为我的脑回路比较多,我会在发现问题中,不断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会想到很多事情。然后越走越远,剑走偏锋,回过头发现最初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然而时间却已经花费了,我就十分懊恼,好像自己也并没有偷什么懒,却什么事都没有做成。师父大概知道我是个容易急躁的人,一边宽慰我道:不要总想看到已经做出来的成果,很多东西是看不见的,是要靠不断累积的,可能你这次想到的问题,寻找到的答案这次没有用上,也许下次会碰到,下次就用的上了。只要是在寻求答案中去思考了,时间总不至于算是浪费。另一边还是不断提醒我,要有明确的方向和专攻的领域,有自己擅长的方面才能被需要,但凡广泛涉猎,无一精通对于初学者来说,也入不了别人的眼。BIM包含的东西太多,涉及的软件无一不是需要仔细钻研才能达到深入学习的,比如revit随便画画墙窗,建一栋楼,可能一两天就好,但是你要想用自己的东西,高度还原,还是要自己建参数化族,有时还要一些借助体量才能创建的异形体,应用深入了你还需要通过编程完成大量逻辑建模过程。又比如你只想简单学个渲染,你发现lumion上手非常快,做个天空做个环境很easy,但是简单放个场景赋个材质就OK吗?哪怕它上手容易,你会发现和很多软件的模型衔接配合会有很多问题,并且你还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这些都需要研究,时间过得容易,想要学得越来越好却很难,这一点,我算是很有体会了,深感师父之前一个人在广州官湖撑下来不易,虽然现在我也常常卡壳,心态也好了很多,就好像你知道这条路很难,但是有一个人走在你前面,比你优秀,并且一直带着你,心里也会觉得可能没那么难了,大概是榜样的力量吧,我一直都惦记着师父说的术业有专,慢慢坚持,总会变好的。

      常常会在脑海里给自己描绘一个壮志凌云一路披荆斩棘艰苦奋斗的自己,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尝试一件事顾虑繁多又害怕日子都蹉跎了的自己。参加局里的比赛我是尝试性的,师父安排我参加的是团赛,其实我压力很大,毕竟才学了几个月,怕拖师兄们后腿,又抱有一丝幻想,确实是用心学了应该水平还行呢?比赛前一天晚上知道要考一整天的时候,心下一沉:这是考什么要考一天?之前一级考试也就3小时,看看考纲,还好都接触过看过视频了,除了自适应这块儿不太熟悉其他都还好了。进了考试大厅就有点怵了,不同于分考场作答的紧张,是气势恢宏的压迫,整100人一个考场,一个人的桌子就有三米左右,还有不少不辞辛苦带了两台台式机分屏操作严阵以待的,感觉各路大神聚于此地,我当真算是个初出茅庐的丫头。想起师父说过自广州官湖以后他参加许多比赛,讲座或是诸多交流会,面对的都是行业专家或是未来潜在的业主,即使是对他们作报告也是毫不胆怯。我心想我做什么也不能差太远不是!事实证明我还是年轻太单纯,考试开始,考卷桥梁图纸看不懂,尺寸比例依着惯性思维就按房建的思路去了,画出来整整小了十倍,以至于后来建立的构件拼接不上,以及一些常规化的操作,平时只看了书没有尝试以为很简单的东西,运用的时候问题诸多,到最后大脑一片混乱,不会的不会,会的还是不会了,还没重新画,自己就否定了自己。抬头环视,师兄正蹙着眉头思考,屏幕的光打在他的脸上,认真专注,我觉得自己像小丑,每个人都分秒必争,我还有心情悲春伤秋?攥了攥手,发现全是汗,回想起来已经不记得自己怎么度过那艰难的8小时,心情却刻骨铭心:一败涂地!考完不敢给师父打电话,道歉都不敢,师父却很快问了过来,我言辞错乱说了一通,师父宽慰道:“已经很好了,重在参与,原本就是让你去接触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之后很久我才真的懂这句话,那些时候我还放不下,为此耿耿于怀,对不起领导给的机会,更对不起师父的培养,倘若是画出了自己的水平倒也罢了,可是没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走不出考试那天的阴影,师父当真是看不下去了,生气的说“有什么啊,下次好好考不就得了,都翻篇儿了还老挂在嘴边”听多了宽慰,师父一句话倒是说醒了我,自怨自艾有用吗?过去都过去了,重要的是现在,这次考试足够看清自己就够了。好好反省,下次努力,话说了多少遍,只在师父一句“翻篇儿了”之后我才真正听进去了,因为直面失败,才会有以后。有时候人啊就是这样,越是安慰越是委屈,听不进去,唯独你给他一个耳光,也许就醒了。这一次我是真切听到了自己成长的声音。师父,谢谢你。

\

      其实关于师父的事情还有很多,落笔心情繁杂,万水千山走不过,前路长途漫漫,我只能待在我一隅方寸之地,我不好奇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多繁华,只想走好脚下的,感谢一路对我表达善意的人们,感谢师父,我不是多聪明智力超群的人,只是个平凡人,得有良师益友如此,足矣。

 

上一篇:我的指路明灯

下一篇:有生之年,感谢相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