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岗位作奉献 誓铸四局第一隧
2008年7月中标的八苏木隧道是京包线集宁至包头段增建第二双线重点控制工程,也是中铁四局建局以来首次独立承建
曾在宜万线全线重点控制工程十四座隧道之一、全线十座高风险隧道之一的N13标八字岭隧道任总工程师的田传海,面对隧道要从2条暗河下方通过、穿过9条断层带、高地应力、瓦斯、岩溶地质、发生突水突泥可能性极大等复杂地质。带领技术人员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提出并攻克了7项技术创新课题,该项目技术科研、创新获中铁四局科技进步一等奖,最终他顶住压力使隧道安全优质地完成,也使他自己成为了四局小有名气的隧道专家。
八苏木隧道全长
田传海深知这个隧道对局、公司的意义,工程做的好,对于企业的资质提升、市场竞争能力的增强必定产生推动作用,但相反如果工程做不好,对企业的负面影响将是难以估量的。从受命上任开始,诚惶诚恐、如履薄冰的感觉便一直伴随着他。但田传海没有在困难面前退缩,而是以一种敢为人先的勇气,带领工程技术人员,一步步将履约风险化解。在工作中,他谦虚却又不乏诙谐的称自己在隧道施工方面只是一只“三脚猫”,然而这“三脚”却正是他取得成功的秘诀所在。
这第一脚就是认真制定技术方案。田传海深深的认识到,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工程的进度和成本,这是工程能否如期完成能否取得好的效益的根本所在。他自上任以来,克服技术人员人手不足,北方天气寒冷恶劣等重重困难,白天带领技术人员跑工地,抓测量,积极规划临建工作和工地调整工作,晚上顾不得休息,加班加点组织编制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为确保各项施工方案达到最优化,他不仅亲自对关键工序现场测量,而且对一手数据也坚持利用晚上时间亲自测算,使得施工组织方案顺利通过评审,并且被专家组称为“技术方案的制定突出了隧道的重难点,做到了与现场施工有效结合,可操作性很强”。
这第二脚就是设计优化和施工方法的优化。效益来自于项目管理,创效开始于施工之初,这是作为总工程师的田传海总结的一个经验之谈。基于此,在开工图纸到位后,他凭借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首先仔细核对了图纸,认真寻找与施工中的差距,在未破土动工前就对设计图纸提出了五项设计优化,为经理部节约了很大的成本:如设计的洞口段
这第三脚就是做好传帮带,培养一支隧道施工的技术精英。针对经理部技术人员紧缺,施工工期压力大的实际,田传海同志在抓好技术管理工作的同时,将培养一批专业技术人员作为首要任务。工休之余,他坚持带领大家认真学习公司下发的《施工技术管理办法》,学习设计图纸及隧道施工规范,并亲自组织进行考试,使大家明白技术工作需要做那些内容,如何干,怎样才能干好。针对经理部技术员大多是新分配毕业生的特点,他一方面积极引导他们由学生到技术工人的转变,对他们以鼓励、帮助、指导为主;另一方面严格要求老的技术人员要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给年青人作好榜样作用。在此基础上,为帮助年轻的技术人员加快成长,田传海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积累的施工经验总结后手把手教给大家。例如在隧道施工安全上,他提出了安全施工“八到位”:即责任到位、检查到位、整改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奖罚到位、风险评估到位、化解风险的能力到位。在质量管理上,强调质量与安全相辅相成,质量是安全的象征,是企业提高信誉和知名度的窗口;在进度方面,强调工、料、机组织到位,风、水、电保障到位,开挖方法运用合理,工序作业时间循环紧凑。在隧道施工管理方面强调“三不能”:即不能出现大的地质灾害和坍塌事故,就要做好地质超前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衬砌、仰拱紧跟;不能出现大的质量事故,就要做好试验工作,特别是砼的强度;不能出现技术事故,重点在于测量工作的复核。正是在这些经验的帮助下,在以田传海为领头羊的技术队伍努力下,经理部承建的素有隧道长、地质差、断面大、工期紧、高原气候寒冷等特点、难点的八苏木隧道才得以安全有序推进。
目前隧道施工各项工作均处于局、公司经理部前列,连续三年被评为二公司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2007年度被评为二公司优秀项目总工程师的田传海,今年再上新台阶,被中铁四局二公司评为2008年度“十大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