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速写新闻阅读

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光芒

稿件来源:发布日期:2018-11-23 09:46:36
        狄鹏,男,1983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工程师。2007年6月毕业于吉林建筑工程学院交通工程专业,先后参建了太中银铁路、石武高铁、宁波铁路枢纽甬江特大桥、石济高铁等一批全国重点工程建设,从当初一名稚嫩的“新兵蛋子”,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从一名见习生,成长为技术主管、工程部长、项目总工,一步一个脚印,认真走好职业生涯的每个台阶。
       工作10余年来,他先后被局、公司授予各类荣誉9项;带领项目工程技术人员攻克10余项国内桥梁施工技术难题,获得国家级科研成果2项,企业级科研成果1项;编撰省部级工法1项,企业级工法3项;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项。所组建QC小组获得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一等奖、全国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三等奖、安徽省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江苏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局最佳发表个人奖等荣誉称号,所带领的QC小组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局“优秀科研集体”、“优秀技术管理集体”等。
     低下头,才能行的更远
        太中银铁路经理部是狄鹏毕业后的第一个“家”,因经理部地处西北黄土高原,相对于其它工程面言,环境恶劣、生活艰苦。但是,出身农村的狄鹏,身上少了一份同龄孩子的那种骄气与浮躁,他不怕苦,不怕累,很快便适应了工地生活。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工作初期,狄鹏对图纸上的“条条线线”转化为现场的钢筋混凝土理解程度比较差,特别是当时正在施工的23跨48m现浇简支箱梁,为了更直观的将图纸呈现于现场,他拿着图纸整天蹲在箱梁箱室里,一根一根钢筋地对,一个一个尺寸地量,“图-实体-图”来回转换,直至对整个箱梁结构了然于胸。对于不明白的地方,他虚心向现场工人师傅请教。
        正是因为他这种积极乐观、不怕吃苦的精神,使得狄鹏从一开始的“半懂不懂”状态很快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技术人员,当时经理部领导常说:“安排他的工作, 我放心”。 
  敢担当,才能有所作为
        2009年2月,狄鹏调任石武铁路客专一分部任技术主管,主要负责分部12公里管段内3152根钻孔桩、368个墩台身和2联连续梁的现场技术管理工作。 面对繁重的施工任务,在下部结构工期仅10个月时间,且大多数又是实习生、见习生的情况下,如何带着“新兵”,保质、保量完成现场技术管理工作, 对狄鹏来说无疑是个严峻的考验。面对眼前的“大山”,狄鹏没有退缩,而是勇敢地挑起了这个重担。白天带着技术员在施工现场旁站、记录,晚上回去做资料,加班至凌晨一两点已经成了他的“必修课”;同时,他还结合现场施工,深入总结,编制了通俗易懂的钻孔桩、承台、墩身施工控制要点以及工序流程控制卡片,使得现场的见习生、实习生很快便掌握了现场施工监控内容。由于经理部驻地距施工现场较远,为确保现场质量得到有效控制,狄鹏主动请缨,带领几个技术员在工地现场“安营扎寨”。在他的影响下,技术员内部掀起了比进步、比质量的热潮。最终,3152根桩于当年9月全部完成,下部结构也于当年12月全部按期完成,合格率达100%,成为四局石武铁路客运专线8个分部中第一个完成下部结构且质量控制最好的分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狄鹏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工作作风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连续九次获经理部“工地之星”荣誉称号,并被公司评为2010年度“优秀工程技术人员”。

爱钻研,才能攻坚克难
        参加工作以来,亚洲第一、国内首次、技术难题之多、之大、之艰等词汇,一直伴随着狄鹏。早在太中银铁路时,经理部所负责的永宁黄河特大桥便是国内铁路桥梁设计中首次应用下承式单跨96m大跨度钢桁梁;在石武客专,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同样是之前从未接触过的新型上部结构形式,十年的“勤奋好学”,加上踏实的现场技术知识积累,为他平添几分攻坚克难的勇气和信心。在太中银铁路,他参与编制的《黄河深水流凌条件下多爵96m整体节点钢桁梁施工技术研究》获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在石武客专,面对新型的上部结构形式,狄鹏更是迎难而上,凭着股韧劲, 积极研究布板软件,学习CPIII的测量、底座板的施工、轨道板的精调、CA砂浆的灌往等知识,创造了单工天精调65块板的优异成绩。
       2010年11月,狄鹏调任宁波枢纽三分部。甬江主桥是设计全长909m的双线铁路斜拉桥,主跨468m一跨过江,索塔高度177.91m,为全国最大跨度铁路斜拉桥,也是我国首次采用大跨度钢混混合梁斜拉桥结构,施工所需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等在国内更是绝无先例,是整个宁波枢纽北环线最难啃的“硬骨头”。作为主桥技术负责人,狄鹏从踏进宁波枢纽北环线工程那一刻起, 便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 首先从优化施 工技术方案开始做起,他对施工方案精益求精,前后改动十余次。带领工程部的小伙子们,充分发扬扎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单桩混凝士达1000余方的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他更是全过程旁站,在钻机平台上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直至灌注完成。
        受到这种刻苦钻研、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感染,工程部的小伙子没有一个人言苦,没有一个人叫累。就这样,《甬江左线特大桥长大钻孔桩施工方案》、《甬江主桥索塔施工方案》和《甬江主桥钢箱梁拼装施工方案》等十几项施工技术方案一项项按时完成。长大直径钢筋笼自由吊挂定位技术、钢混结合段模块组拼技术、钢箱梁梁上运梁悬拼技术等10多项技术难题被一一攻破。甬江左线特大桥荣获“鲁班奖”、“詹天佑奖”,《铁路大跨度钢箱混合梁斜拉桥关键施工技术》科研成果获局科技进步特等奖,获铁路总公司科学技术一等奖。
 
俯下身,才能赢得喝彩
        2013年9月,局中标石济客专后,狄鹏第一时间赶赴施工现场,与业主、设计建立良好的联系。在征拆推进缓慢的情况下,狄鹏带领工程部的小伙子优化施工组织,在秉承“依法合规、打破常规”的理念下,见缝插针地打开施工局面,为兑现工期争取了宝贵时间,编制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被评为范本,在局内推广。
        在济南东客站西疏解区的变更中,狄鹏在设计院驻点半年有余,从现场实际出发,优化设计方案,调整施工组织。为解决工程施工方案问题,多次站在零下10几度的寒风中等待设计人员数小时,为沟通一项事情,一天内穿梭于天津-石家庄-济南,做两个业主、设计、地方的“传话筒”、“牵线绳”。就是这股韧劲,这种谦虚卑微的态度,设计院人员感受到狄鹏踏实的作风和诚意。在狄鹏俯下身、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努力下,西疏解区变更设计增加费用5000余万元,顺利完成8.77亿元变更。西疏解区工程体量大、工期紧,同时施工包括11联连续梁、3联道岔梁、167孔现浇。狄鹏带领着技术人员,在半年内完成专项方案50余份,在技术人员长期维持15人的情况下,创造出分部年产值5亿元的佳绩,人均劳动生产率超千万。
现场施工虽然紧张,狄鹏深知技术提升对技术人员的重要性。他利用空余时间,采取交班会小课堂、现场培训班、集中学习等多种形式进行授课,带领的技术人员,连续2年5人一次性通过“局结构检算”,“简支箱梁侧模整体滑移技术的研究”QC成果荣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一等奖,个人荣获2017年局“优秀工程技术人员”。
       2017年12月,他调任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CX-WX3标项目经理部任总工程师。太湖隧道是国内超长、超宽的湖底隧道,是四局标志性工程之一,对狄鹏来说也是一个更大的考验。他深入学习江苏市场各项管理文件,践行精细化管理、标准化建造、绿色化生产、信息化管控理念,对项目规划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在顶层设计方面下足功夫,三易其稿,精益求精,高起点开局践行品质工程,通过BIM+GIS平台将施工现场各种信息化系统集成到信息化中心等各项举措赢得业主、地方及兄弟单位的一致好评,接待局内外各类调研观摩2000余人次。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勤奋好学、坚韧执着的态度挑战着人生目标;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作风书写着人生坐标;宁静致远、心无旁骛的心态勾勒着人生轨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狄鹏仍将继续奋斗在艰苦的施工生产一线,迎接下一个人生挑战,绽放下一次青春光芒!

上一篇:周佳午:“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筑路人

下一篇:不负青春,筑梦海外!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