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基层团支部稿件
围绕施工生产开展团支部活动
四公司天津地铁3号线项目部团支部书记 赵旭
我所在的四公司天津地铁3号线第三合同段项目部,承担天津地铁3号线两站(华苑站、王顶堤站)和三区间施工任务,工程总造价2.14亿元。我们项目部现有员工23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15人,团员10人。
我们项目部两任项目经理都非常年轻,都是35岁以下的青年,他们对团支部工作都非常支持。紧紧围绕施工生产开展活动是我们团支部工作最显著的特点。我们以开展青年安全监督岗、青年突击队、青年QC攻关活动为着力点,团结动员团员青年在项目安全生产、施工大干和攻克技术难题等各项工作中充当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铁施工,相对于一般工程来说,安全隐患更多,安全压力更大,特别是深基坑开挖,风险非常高。针对我们项目的实际情况,我提出把开展青年安全监督岗活动,促进项目部安全生产工作作为团支部工作的首要任务。为此,我们成立了以安全总监朱明飞为岗长的青年安全监督岗,共有岗员6人。围绕项目部提出的争创国家级“安全文明工地”这一创建目标,团支部和青年安全监督岗积极行动,主要做了7项工作。一是组织青年学习项目部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自制的《施工作业人员安全知识教育手册》,观看股份公司下发的安全电教片;二是组织青安岗员进行现场违章行为和安全隐患排查,检查现场作业人员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和文明施工措施情况;三是在施工重点部位和重要工序设置并及时更新“重大危险源公示牌”,根据施工进展情况对施工用电、高空坠落、起重吊装、盾构机等特种设备作业等进行重点防范和动态跟踪;四是配合安质部进行了基坑坍塌、机械伤害、煤气管道破裂、高处坠落、火灾、触电等一系列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五是由青安岗长朱明飞创作编制了“安全八荣八耻”,组织青年学习讨论;六是协助安质部开展了安全猜谜、送安全扑克牌等农民工喜闻乐见的“安全月”教育活动;七是在11.15杭州地铁事故发生后,我们项目部顶住各方面巨大压力,以安全教育培训落实到位、安全防护措施执行到位、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到位的出色成绩,接受天津市建设主管部门、专家和媒体的检查与监督,以行动和事实为中铁四局在城市地铁建设领域正名。这当中,团支部也组织青年集思广益、齐心协力,做了大量工作。正是在团支部的组织带领下,青年员工为项目部获得“全国安全文明工地”、天津市“文明施工示范工地””等殊荣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尽管我们项目总体工期并不紧,但由于地下管线拆改等问题影响,导致项目部的一些节点工期非常紧张。为此,我们成立了由项目经理亲自担任队长的青年突击队。全体队员发扬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不畏严寒的作风,在华苑站主体、华苑站北侧附属和王顶堤站底板施工等三次生产大干突击中夺取了胜利。在华苑站主体施工中,由于漏水渗水造成基底局部形成淤泥,根本无处立脚。作为测量负责人,我带领其他突击队员身系绳索,硬是贴着基底悬吊着把线位测放出来。在华苑站北侧附属结构施工中,由于地下管线切改方案迟迟未批复,导致项目部要在45天时间内完成近四分之三的全年施工任务。在这段日子里,为了争分夺秒赶工期,我们的午餐、晚餐都是由后勤人员送到工地上用餐,连现场的民工都抱怨跟不上小伙子们这样快的节奏。在土方开挖过程中,由于地下土层渗漏,且突遇降雨,造成基坑积水严重。青年突击队立即出动,队员们冒雨跳入满是淤泥的基坑封堵漏水点,最终排除了隐患,确保了基坑安全。王顶堤站底板施工正赶上冬季施工,由于白天人、车流量大,影响混凝土供应,所以砼浇筑只能安排在夜间进行。北方的寒冬,雪花飞舞,寒风刺骨。我和队员们整夜整夜地盯在现场,坚守各自的岗位,最终战胜了严寒,按期完成了底板施工任务。
针对城市地铁施工技术含量高的特点,团支部成立了青年QC小组,围绕地质水文研究、钻孔咬合桩施工等课题展开技术攻关。青年QC小组深入施工现场,对开挖出来的土质进行分析,对车站降水方案进行试验,掌握了现场地质、水文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为深基坑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钻孔咬合桩施工是一项新工艺,桩的垂直度和超缓凝混凝土凝固时间的控制是施工的关键。年轻的项目总工带领我们翻阅相关资料,现场试验反复比选,全过程实施QC质量控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未出现超缓凝砼早凝现象,缓凝时间达到60小时、超缓凝混凝土质量合格率为100%,桩的垂直度也控制在0.3%以内,取得了钻孔咬合桩施工技术的重大突破。最终,我们这个QC小组荣获“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我们的研究成果——钻孔咬合桩施工工法被评为安徽省省级工法。此外,我们发明的“钢筋笼抗浮块”也取得了突出效果,目前正在进行国家专利申请。据测算,一系列科研革新为项目部创造的直接经济效益超过50万元。
在我和其他团干部以及全体团员青年的共同努力下,我们项目团支部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先后获得了中国中铁股份公司“优秀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青年文明号”等多项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