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调研交流新闻阅读

浅谈网络流行语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稿件来源:发布日期:2017-08-25 02:02:47

摘要: 在信息社会,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文字符号,对青年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这对企业传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方式来说既是新的机遇,也是严峻挑战。本文从网络流行语的自身特征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特点出发,分析网络流行语渗透于企业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增强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青年 思想 教育

一、网络流行语概述

当前,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语言文字符号,已经广泛传播于网络空间,并日益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获得了新的生存土壤。同时由于它自身的开放性、平民性和调侃性,更是受到了青年网民主体的青睐。青年作为网络使用的最大群体,在推动网络流行语的更新与发展中表现得最为突出,同时也受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最为深刻。由此,借助于网络流行语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力,将网络流行语渗透企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过程,使原本枯燥无味的内容以青年乐于接受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对青年员工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自然成为本文写作的初衷。

二、网络流行语的特点

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全方位的立体式的话语体系,集文字、声音、图像、影像于一身,具有不规范性、通俗性、时效性、大众性等特点。

1.不规范性

无论是在网络环境中所使用的,还是衍生到现实生活的网络流行语,从语言形式上来说,其实是一种不规范的话语体系,具有不规范性的特征。例如将“这样子”写成“酱紫”,将“怎么办”写成“肿么办”,混淆了正确的汉字使用和词语的搭配。

2.通俗性

为了适应快节奏的网络交际,网友们创造出了一些易于表达自己内在情感、意图或便于发表各种言论、观点的新型词汇或符号和图案。诸如 “鸭梨”、“打酱油”等所体现出来的正是它的形象生动和通俗易懂。“鸭梨”通过谐音的方式表达出了“压力”的意思。除此以外,在称谓方面,包括“菜鸟”、“高富帅”、“土豪”等等,十分简洁明了地将人分成了不同的类型。

3.时效性

在网络的虚拟空间里,很多网络流行语兴起又衰落。2015年出现的网络流行语有“我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城会玩”、“吓死宝宝了”等等。再到2016年“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老司机”、“一言不合”等。随着时间的流逝,某些热点词汇会逐渐结束流行,新的流行语会在新的社会事件中出现,取代旧的网络流行语。

4.大众化

网络流行语有着鲜明的大众文化特点,体现了大众的心理特征,比如 “亚历山大”、“伤不起”、“坑爹”、“悲催”、“羡慕嫉妒恨”、“拼爹”等等网络流行语的广泛应用 ,折射出了青年人独特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已成为青年人娱乐、消遣和交流的工具,具有促进交流、提高交往能力的功效。

三、网络流行语言在企业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的应用

(一)在实际教育活动中的转化与运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人一生中重要的必修课,其内容具有强理论性、高权威性等特点。一直以来,党课、集中学习、专题讲座等方式是企业广大青年员工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网络时代中,网络流行语在虚拟空间使广大青年员工的思想观念、价值观、行为方式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面对网络话语体系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思想教育的话语创新迫在眉睫。将网络流行语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有效地改善传统教育的环境和效果。

1.营造良好气氛

一直以来,企业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给青年员工留下了政治理论严肃、死板、晦涩、乏味的刻板印象,使传统教育活动无法取得良好效果。授课人不爱讲,青年员工不爱听,很难引起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感情共鸣,让原本应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失去了生动性和感染力。网络流行语具有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大众化等特点,能够弥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话语的不足。将网络流行语应用于思想教育中,就是将抽象理论具体化、形象化、趣味化,将理性知识感性化的过程,利用生动活泼的文字、符号、图案等吸引青年员工的注意力,激发青年员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将网络流行语转化为思想教育话语,使之更贴近实际生活,更富有生动性、幽默性、灵活性,能够有效地调动气氛,增强受教育者的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受教育者吸收知识、内化知识的能力,实现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良好交流沟通,进一步加强思想教育的实效性。由于传统灌输式枯燥的理论教育给青年员工留下了不好的刻板印象,所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应从改善政治理论第一印象出发,站在理解青年员工心理的立场上,以生动活泼的网络流行语开始教育活动,比如通过提问青年员工“有木有 ”带着“亚历山大”的心情在政治理论课上抱着“打酱油”的心态,这既是贴近青年员工的内心的一种有效沟通方式,又能很快地把青年员工的注意力吸引过来,缓解了思想政治教育课的严肃气氛。

2.丰富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包含着丰富的时政内容,有些网络流行语正是在网民对某个事件高度关注与推波助澜中形成的,我们可以将这些流行语作为案例在形势任务教育中加以利用,以丰富政治理论教育内容来吸引青年员工的注意力,从而有效地实现思想教育的目的。一些由热点公共事件引发的网络流行语则更符合“流行”的标准,它们随着人们对公共事件的热议而升温,作为民意表达方式影响了事态发展。例如 “躲猫猫”、“俯卧撑”、“开水死”、“感谢国家”、“我爸是李刚”等,均直接关涉到公共事件、公务人员特别是党政官员,也往往体现出鲜明的当代政治文化特征。将这些网络热词作为案例引入传统思想教育模式中,无论是对政府官员职责缺失的解释,还是直接对青年员工进行德育,都能更加有效地引起青年员工的注意力和兴趣。除了在授课过程中对青年员工进行正确的指引以外,还应该鼓励青年员工自主地关注相关事件的报道,从而深化认识,逐渐提高自身的价值判断能力,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

三、网络流行语在企业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有效渗透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对网络流行语渗透到企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分析,我们发现,将网络流行语渗透在企业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有很强的可行性。但同时也看到,网络流行语的不规范、不稳定等特征和青年人青春期的生理、心理特点,使有效渗透又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因此,我们将网络流行语在企业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时,必须同时考虑影响渗透的主客观因素,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科学的解决对策。

1.对网络流行语应精挑细选

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网民发表自己言论的渠道越来越畅通。但目前网络法律规范仍不完善和网络上道德约束严重缺失,一些格调低下、低级趣味的流行语在网络上时有出现,从而容易使青年的思想受到误导,理想信念受到消磨和侵蚀。这就要求我们将网络流行语向传统思想教育模式渗透的过程中,应对网络上所传播的流行语及时辨别真伪,弄清是非,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另外,我们所挑选的网络流行语不仅从内容上要与企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任务相契合,还要求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广泛的代表性和强大的说服力,从而使网络流行语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而言,不仅要有较强的收集、分析能力,还应有敏锐的鉴别、筛选能力; 不仅要熟悉网络流行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还要深刻把握其内在的本质特征。

2、不断提高青年员工的判断能力

处于青春期的青年思维活跃、自主意识强、极具模仿能力。一方面,他们思想开放、眼界开阔,善于尝试和接受新事物,有较强的创新性; 另一方面,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完全形成,与外界社会接触又相对较少,从而对一些消极、落后的观念缺乏一定的辨别判断能力,很容易在网络上被一些流行语的光鲜外表所吸引,习惯性地去模仿、传播这些格调不高的语言,甚至创作出一些不能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的语言发布到网上。这就需要我们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及时有效的澄清青年员工思想中存在的一些认识错误,排解部分青年员工的偏激和消极情绪,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个人修养,培养他们理性分析复杂社会现象、事件的能力。

3. 确保渗透的有机性

首先,所选用的网络流行语应与所要讲授的理论内容协调一致,对于精挑细选出来的某些流行语,并不是可以渗透到任何一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在渗透之前,还需要对讲授的内容进行认真分析,使所讲授的理论内容能够科学合理地解读网络流行语背后的社会现实。其次,对于流行语在思想政治课上的使用应坚持适度原则,将网络流行语应用于理论教育中,只是将其作为沟通理论内容与青年员工的中介,以有效激发青年员工感悟、思考的潜能,调动青年员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们的重点在于将思想政治理论内容有效地传授给青年员工。不能只为了气氛的活跃,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变为网络流行语的“排行榜”,从而忽视了理论内容的传授,混淆了二者的主次。另外,对于网络流行语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渗透,不能只流于形式,只限于青年员工表面上的认同,而应通过对网络流行语的理论分析,使青年员工在掌握所要学习的理论内容的前提下,完成由内化到外化的转变,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结语

信息社会互联网络时代的到来,对青年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课题。要做好对企业青年员工思想的教育,必须根据理论和实际的发展变化,借鉴新形式、新手段,用鲜活的教育内容赋予其鲜明的时代气息。作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不论你是“菜鸟”还是“大神”,面对网络流行语,只有hold住,才能让思想教育的火种不断燃烧出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吴洁,潘晴雯。《网络语境下思想政治教 育话语创新探析》。扬州大学学报,2011年1月。

【2】陈鞠萍。《网络语境下思想政治课教育模式研究》。科技信息,2011年4月。

【3】杨萍。《网络流行语:王敏自主话语生产的文化景观》。新闻前哨,2010年4月。

【4】方毅华。《罗鹏“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编码规律解析》。现代传播,2011年12月。

上一篇:在企业改革发展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团组织作用

下一篇:浅谈激励机制在项目共青团工作中的应用

返回